众参两院失守,日本首相陷入败局?

2025年7月23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石破茂在自民党总部与三位前首相会晤后,回答记者提问。针对参议院选举结果后的去向,石破茂首相强烈否认了有关他辞职的报道。视觉中国/图
败选、“逼宫”、“不实消息”,日本政坛的新一轮变动“乱花迷人眼”。
2025年7月23日,日本首相石破茂与前首相麻生太郎、菅义伟以及岸田文雄,举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会后,石破茂在自民党总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与三人谈论自己的去留问题。
两天前,日本参议院选举计票落下帷幕,由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自公执政联盟遭遇滑铁卢。最终票选结果显示,改选过后,自公联盟在参议院的议席总数为122个,距离过半数还差3票。
当选日本首相不到十个月,继众议院选举、东京都议会选举接连失利后,石破茂再度一败涂地。此番众参两院相继失守,是日本执政党自1994年首相羽田孜执政以来,首次在国会两院均沦为“少数派”。
参议院选举失利后,自民党内部要求石破茂下台的声音络绎不绝。甚至有日媒刊发题为“石破首相即将辞职”的号外,称他将为参议院选举大败引咎辞职。面对党内“逼宫”,石破茂坚持继续留任。
“自民党内部存在分化,既有反对派蠢蠢欲动试图夺权,也有力量希望维持稳定共渡难关,目前尚未形成一边倒的局面。”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刘江永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日本经济界普遍希望政府保持稳定。参议院选举过后,日本股市并未出现市场担忧的‘滑坡’,反而在美日达成关税谈判协议后连续两日上涨,突破历史高点,这表明市场并未对石破茂政府失去信心,也未显示出要求立即改变政局的强烈信号。”
石破茂内阁未来能否稳固执政,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他能否在即将举行的临时国会期间,与政策立场较为接近的在野党达成有效的协调与合作。“如果石破内阁既无法整合党内力量,又在国会中与在野党形成对立,将陷入‘内外夹击’的困境。”刘江永表示。
一败再败
为期17天的日本第27届参议院选举于2025年7月3日启动,最终投票日定在20日。对于石破茂而言,这场对其施政表现的“期中考试”,堪称一场生死攸关的“大考”。
2024年8月,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因“黑金”丑闻下台,前自民党干事长石破茂击败另外八名候选人,拿下自民党总裁宝座,并就任第102任日本首相。
当选首相八天后,石破茂便宣布解散众议院,并光速举行大选,创下日本二战后的“最快纪录”。最终选举结果却令其始料未及。自公执政联盟遭遇15年来最差选举结果,仅获得215个席位,未达到众议院465个议席的半数。
“参议院选举成败,直接关系到石破茂的执政稳定性。执政不到一年,如果石破茂同时丢掉众参两院,势必会造成其个人党内公信力以及内阁支持率进一步下降。”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广涛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日本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众议院465席,参议院248席,前者在立法、财政预算、选举首相等方面拥有关键权力,后者则承担立法审议、对政府监督等职责。
参议院议员任期六年,每三年改选一半议席。此次选举中,共有522名候选人参与争夺125个议席,包括74个选区议席、50个比例代表议席,以及1个补选议席。
执政联盟要在参议院选举中维持多数地位,至少需要获得50席,加上75个非改选议席后,从而实现议席过半。

2025年7月20日,日本东京,日本首相兼执政党自民党总裁石破茂(中)在自民党总部将一朵红色纸玫瑰放在一名当选候选人的名字上。视觉中国/图
选战启动前,石破茂将参议院确保过半数设定为“必须达成的目标”。然而,最终的选举结果并未如石破茂所愿。
自公执政联盟在左右全局胜负的全国32个改选区呈现颓势,累计只拿下47席。其中自民党从选前的52席锐减至39席,公民党也从改选14席减至8席。加上75个非改选议席,自公两党以122席成为少数派。包括日本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和社民党等在内的在野党和无党派人士拿下78个议席,加上48个非改选议席,获得参议院248个议席的过半席位。
众参两院相继失守后,自民党彻底失去对国会的掌控。
“这样的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无论是选前公布的多项民调,还是被视为参议院改选‘风向标’的东京都议会选举,石破茂的情况都不乐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唐奇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在内政和外交上均未能满足民意期待,民众乐见大幅改组政权乃至政权更迭。
值得一提的是,执政联盟失去的选票,并未全部流向几大在野党势力,新兴的右翼势力反而成了参议院选举的最大赢家。
票选结果显示,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保住了改选前的22席,继续维持参议院第二大党地位。主张“日本人优先”的极右翼政党参政党成了最大赢家之一,议席数从1席大幅增至14席。
公开资料显示,该党由神谷宗币创立于2020年,倡导“反对过多接纳外国人”“创建一个不屈服于全球化的日本”。2022年参议院选举中,参政党获得1个议席,首次进入国会。
“参政党异军突起,反映了民众对传统政党的失望,他们转而将希望诉诸新兴政党。”唐奇芳表示,该党打着民粹主义的旗号,比传统的日本右翼政党更右,具有典型的大众迎合主义倾向,其主张与特朗普倡导的美国优先高度相似,赢得了年轻选民的拥护。
刘江永认为,选举结果表示,右翼势力在日本政坛中已经逐渐形成气候,这或将在日本催生更激进的对外政策。
内外交困
自2024年10月当选日本首相以来,石破茂的执政之路可谓如履薄冰。其政府不仅深陷民生问题与政治丑闻之中,还在国会席位上处于劣势,成为典型的“跛脚鸭”政府。
分析人士指出,执政联盟在参议院的失败,是内部执政不力和外部承压的必然结果。
“石破茂是自民党内的‘反主流’人物,与主流政客并不相同,且未牵涉‘黑金’丑闻。自上台之初,他就被民众寄予推动自民党政治改革的厚望。然而执政九个多月来,他既没有妥善回应处理‘黑金’丑闻问题,也未能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民众对他的态度逐渐转向失望。”唐奇芳分析。
而为了与“黑金”丑闻切割,石破茂上台后便开除了很多自民党籍政治家和议员。王广涛表示,一些被开除的议员后来选择倒戈,转而与自民党对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民党的选票。“事实上,石破茂一直没有摆平党内的不和谐声音,关于他的许多负面新闻,很多都是党内抖露出来的。”
问鼎首相宝座后,石破茂一直将改善民生作为招牌政策。他明确表示将确保日本经济克服通货紧缩,通过提高工资、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改善财政状况,打造强劲增长、抵御危机的经济与金融,重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在2025年1月召开的首次通常国会上,石破茂承诺,将采取措施应对能源和食品价格高涨,迅速发放面向低收入家庭的补贴。
然而,石破茂推出的政策收效甚微。
日本时事通讯社7月17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石破茂内阁支持率降至20.8%,跌入日本政坛的“危险水域”,为其执政以来的最低值。其中,食品价格、电费账单、工资数额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事项,是执政联盟支持率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石破茂上台时,面对的就是一个烂摊子,日元贬值、物价大幅上涨之下,日本民众的生活成本急剧攀升。而在其执政期间,民生状况始终未有改善,以米价为例,10斤一袋的大米从2000日元(约合人民币97元),快速翻番至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244元),民众的工资却二十年未涨。”唐奇芳表示,“此外,日元汇率降低不仅未能给民众带来好处,反而导致物价高涨和通货膨胀。因不满石破茂政府平抑米价的政策,本是自民党传统票仓的农村农业票在选举中大量流失。”
民众不满和党内倒戈之外,对美关税磋商成为压倒石破茂政府的又一关键因素。
2025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全球掀起关税战,被美国视为铁杆盟友的日本亦未能幸免。特朗普将对日本的关税税率设定为24%。
面对亲密盟友的背刺,石破茂罕见展现出强硬态度,表示对美方征收的关税“非常失望”。他明确表态,在与美方贸易谈判中不会“轻易妥协”。
为了推进关税谈判,截至参议院选举前,日方谈判代表、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先后七次前往美国进行磋商。频繁出访之下,赤泽亮正非但未能达成降低关税的目标,反而导致关税不降反升。
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致函石破茂,宣布拟于8月1日起对日本输美商品加征25%的关税。
“石破茂原寄希望于通过达成关税协定,为参议院选举造势,但却一直没有谈出结果。日本民众看穿其‘口号治国’的无力,用选票表达对其与美交涉能力的不满。”王广涛分析。
多位受访专家均认为,对美关税谈判迟迟未能取得成果,不该完全归咎于石破茂个人。
“关税谈判的主导权完全在美国,而非日本,日方缺乏足够的筹码或杠杆,同时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决策中心。”唐奇芳表示。

2025年7月23日,日本大阪府大阪市,日本首相石破茂决定辞职的《读卖新闻》号外发行。7月20日举行的第27届日本参议院选举中,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未能维持多数席位,在参议院也成为少数党。视觉中国/图
去留之间
参议院大选失利后,石破茂的去留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
2025年7月23日,石破茂在自民党总部回应记者提问时,否认了部分媒体关于他即将于8月宣布辞职的报道。他表示:“我从未发表过那样的言论。”并强调并未与党内高层谈及有关去留的事宜。
“在日本政坛中,政治人物失言并不罕见,但涉及首相本人的新闻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却较为少见。”唐奇芳认为,“目前很难判断哪条是假新闻,甚至可能两条都不是假新闻。这恰恰说明,自民党内部正处于一个高度复杂、混乱的博弈当中。”
事实上,参议院选举失利后,关于石破茂下台的传闻不绝于耳,但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了继续留任的意愿。
“参议院选举结果,并不会直接导致石破茂下台。与众议院选举不同,参议院选举后并不进行首相指名选举。石破茂辞职与否取决于个人意志,而非参议院选举结果。从规则上来说,石破茂可以继续维持首相之位,除非在野党统一起来,在众议院发起不信任动议,对石破茂发起罢免。”王广涛说。
类似情况在日本政坛上早有先例。
1993年,时任首相宫泽喜一因未能兑现政治改革承诺,遭遇在野党联合提出的不信任案,并获得自民党内部部分议员支持,最终被迫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选举结果导致自民党失去多数席位,在野党联合推举日本新党领袖细川护熙为首相,结束了自民党自1955年以来的连续执政。
但王广涛认为,如今复制“野党共斗”、实现政权更迭的可能性极低,在野党很难威胁到石破茂的首相之位。“在野党内部党派林立、立场各异,既有偏左政党,也有偏右势力,缺乏统一的政治纲领和核心领导,难以形成合力。”
唐奇芳亦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参议院选举失利,是自民党进一步式微、日本政党政治进一步碎片化的体现。但从力量对比上来看,自民党依然是日本政坛第一大党,在野党虽然在参众两院掌握主导权,但却一盘散沙,各政党各怀心思、利益各不相同,又缺乏出色的领军人物,很难组成联合阵线,从执政联盟手中夺取政权。”
石破茂的真正威胁,来自自民党内部。
“‘墙倒众人推’是日本政治中的常态。自民党内可能大多数人都希望换人,参议院选举失利给了党内反对者可乘之机。”唐奇芳说。
参议院败选后,自民党内倒石破茂势力渐成“逼宫”之势。
7月22日,麻生派代表人物、自民党前干事长甘利明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批评称:“(石破茂)设定了一个低得不能再低的议席目标,结果却连这样的底线都未能守住。众参两次败选在前,他却依然不肯放手权力。照这样下去,他将失去最后的支持者。”
日本前首相、麻生派领袖麻生太郎则公开喊话,“无法接受”石破茂留任。
“反对派的逼宫其实是一种施压,就看石破茂能否扛住党内压力。自2008年以来,石破茂五度竞选自民党总裁之位,可见其执政执念之深。主观上而言,他势必不会轻易放弃。”唐奇芳分析,“自民党或将重回‘料亭政治’的老路,党内大佬们将在远离公众视野的角落进行博弈。”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哪怕面对自民党内部逼宫,石破茂依然握有杀手锏,可以暂时维持首相之位。
按照日本宪法规定,要把石破茂赶下台,最少需要51位在野党众议员发动倒阁,并且倒阁案获得众议院半数以上议员赞成。石破茂则可以通过解散众议院重新大选进行反攻,将决定权交给日本民众。
“如果石破茂选择鱼死网破,解散众议院并重新举行选举,无论对刚刚输掉参议院选举的自民党来说,还是对立足未稳、一盘散沙的在野党而言,恐怕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刘江永分析。
但哪怕石破茂暂时留任,其政治前路亦难言平坦。“鉴于自民党在众参两院都成为少数政党,其在重要政策制定、法案通过等方面都将面临巨大压力。石破茂将不得不向在野党妥协、让步,或进行利益交换,以换取支持。”王广涛表示。
南方周末记者 王航
责编 姚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