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川县:科技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

2025-05-24 08:09:00

伴随机器的轰鸣声,武川县田间的农民们熟练地进行马铃薯种薯切种、拌种、装车,一袋袋经过消毒杀菌的马铃薯种块随即装车运往田间,呈现一片繁忙景象。眼下正值春播关键期,武川县抢抓农时,全力推进马铃薯等农作物播种工作,田间地头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春耕图景。

稳面积强技术 夯实丰收基础

作为内蒙古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武川县202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83万亩左右,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3.65万亩,持续巩固“两麦一薯”(小麦、燕麦、马铃薯)主导产业格局。据悉,武川县春耕农资保障充足,化肥、农药到位率分别达75%和60%,可满足生产需求。为提升种植效益,武川县农牧部门组织技术骨干深入乡镇开展惠农政策宣讲和播种技术指导,重点推广马铃薯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为全年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奠定基础。

科技赋能生产 产业链协同增效

走进春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贾秀春正在调试农机设备播种种薯。今年该社种植马铃薯350亩,主推希森、雪川红、维7及从张北县引进的新品种,另开辟50亩试验田用于培育高产微型薯,预计总产量可达1000多吨。“我们与内蒙古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依托优质种薯和标准化技术,产量和品质都有保障。”贾秀春表示,合作社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已与代收经纪人、县域展销平台提前对接,实现产销衔接。

绿色理念贯穿全程 可持续发展提速

在可持续农业实践中,武川县打出“地膜革命+秸秆利用”组合拳。2025年全县计划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30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0.6万亩,通过提升地膜回收率减少农田“白色污染”。同步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当前向日葵、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均达到92%。全县农机总动力预计增至4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2.5%,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持续领跑。

目前,武川县春播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随着农技服务下沉、智能农机普及和绿色技术集成应用,这个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的农业大县正向着稳产保供、提质增效的目标稳步迈进,为筑牢北方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增添新动能。


丨来源:青橙融媒(实习记者 贾思敏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