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稳质升亮点多——多方面解读新疆外贸“半年报”

2025-07-26 09:52:00

新疆网讯(记者李宁艳)天山南北,口岸车流如织,满载货物的中欧(中亚)班列呼啸穿行,物美价优的“中国制造”商品通过公路、航空、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走向世界,新疆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持续迸发。

7月25日,乌鲁木齐海关党委委员、副关长李清华及总检验师吐尔洪·麦麦提江,从贸易便利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向西开放大通道、推进跨境旅游等多个方面,用一系列具体举措和亮眼成效,勾勒出新疆外贸“半年报”的成绩单。

贸易便利化升级:政策红利精准滴灌企业

“从优化营商环境到助力农食产品出口,再到激发跨境电商活力,我们的举措始终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李清华说,出台的《乌鲁木齐海关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动新疆高水平开发开放二十项举措》,从培育新动能、优进优出、降本增效等5个方面精准发力,让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

在农食产品出口领域,《乌鲁木齐海关出台支持农食产品出口专项行动十二项举措》成效显著:前5个月,全疆新增出境水果果园、种苗花卉基地等6大类企业57家,18家疆内企业被推荐至10个国家,推动农食产品出口“稳量提质”。

同时,跨境电商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依托《乌鲁木齐海关促进跨境电商新业态发展十条措施》和“单一窗口”数据共享机制,企业实现“即到即查即放即出”。

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跨境电商出口超650亿元,同比增长超3倍。乌鲁木齐市入选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成为西北唯一入选城市,未来将成为助推跨境电商增长的重要引擎。

自贸试验区建设:制度创新激活发展动能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疆开放的‘试验田’,我们正以制度创新不断探索发展新路径。”吐尔洪·麦麦提江介绍,自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以来,乌鲁木齐海关牵头的22项自贸试验区建设任务已完成14项,完成率64%。

中国—中亚区域生物安全合作管理信息平台完成建设;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成功上线了2个特色应用项目;支持区内外保税维修发展;为航司有效降低油罐成本,提升储罐利用率,加速油品流转,提高了供油效率。截至目前,乌鲁木齐航空口岸保税航油加注累计突破9万吨,为航司减免税费8300余万元,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制度红利”。

制度复制推广同样成效显著:国务院8批次70项可复制制度中已落地30项,海关总署3批次27项中落地实施了16项。特别是区内自行运输、出口货物检验检疫证单“云签发”平台等落地应用,大幅压缩了货物通关时间。

制度模式创新步履不停。乌鲁木齐海关向自治区报送2批次5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属地直通”模式在喀什片区落地实施、“南疆业务集中审核中心”创新模式、乌鲁木齐进口铜精矿“口岸+卸货地”联合监管模式、创新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等全部入选新疆自贸试验区第二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和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疆自贸试验区进出口贸易额达1225.6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全疆外贸比重达43.6%,成为拉动增长的“强引擎”。

向西开放大通道:立体交通网提速升级

“公路、航空、铁路齐发力,立体式推动新疆口岸的提速升级,让向西开放的黄金通道更畅通。”李清华说。

乌鲁木齐海关推进的“三步走”改革成效显著:“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已在7个公路口岸、5个属地业务现场落地;随着保税航油、保税维修等创新举措落地,越来越多的国际航司选择经乌鲁木齐中转货物,并享受保税航油优惠及航空器维保的便捷服务,特别是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口岸实现航空器C检保税维修首单业务的突破,为高端航空维修领域迈上新台阶。

今年4月,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北航站区转场试运行以来,人员、货物流量不断刷新纪录,上半年新疆三个航空口岸货运量增速居全国前列。

“智慧”加持铁路通道,今年联合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推出“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让企业申报时间压缩2—8小时,关铁查验信息实时交互,节省信息人工传递成本3—8小时。同时,出口货物属地作业时间从6小时缩至1小时,作业环节从8个精简至4个,企业单车物流成本降低600元。

“今年5月,‘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模式启动后,铁路口岸进口货物通行时间压缩70%,出口货物属地作业时间压缩80%,保障中欧(中亚)班列8867列,占比全国五成以上。”李清华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乌鲁木齐海关监管公路货运量789.1万吨、同比增长29.1%;铁路货运量1476.8万吨,同比增长11.6%;航空货运量1.9万吨,增长1.5倍。

民营企业“出海”:全链条服务注入新动能

民营企业占新疆外贸贡献度达98.2%,背后是海关“量身定制”的服务。

“从‘关长送政策上门’到企业协调员‘点对点’服务,我们着力解决企业痛点。”吐尔洪·麦麦提江举例,通过这些机制,和田地区深加工核桃产品实现首次出口,打开了国际市场。

海关还协助企业“走出去”,组织参加国际展会、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和海外仓,推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乌鲁木齐市等多地进出口贸易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一企一策”到“一链一策”实施“清单式”服务,以“政策红利+平台支撑”推动民营企业打开更多国际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疆有实绩的民营企业3046家,在全疆有实绩外贸企业中占比超过95%,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贸“主力军”,进出口额达到2647.2亿元,同比增长29.5%,对外贸整体贡献率达到98.2%。

跨境旅游升温:“速度”与“温度”并存

“通关便利让跨境旅游更舒心。”李清华说,乌鲁木齐海关推进“智慧旅检”建设,旅客提前24小时通过小程序完成健康申报,通关“秒级”核验;“7*24小时”预约通关、“绿色通道”等服务,让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免签政策的实施,新疆跨境旅游人数呈现激增态势,尤其是跨境游、边境游持续攀升热度。

霍尔果斯公路口岸的高效通关成了“打卡点”。而该口岸本月刚获评“国际卫生陆港”,更让通关环境既安全又便捷,为跨境旅游注入新活力。

“我们将持续以精准监管筑牢国门安全屏障、以优质服务护航外贸企业扬帆远航。”李清华说,随着各项举措落地,新疆外贸将在量稳质升的道路上加速前行,新疆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亚、欧洲的关键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