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下是我家|山丹焉支巷子 人间烟火气最是炒拨拉

2025-05-25 10:23:00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常伟

在张掖市山丹县的新城区,有一条名为“焉支巷子”的仿古商业街,它将历史、美食与烟火气完美融合,成为山丹县的一张新名片。而在这条巷子里,最能代表人间烟火气的,莫过于那道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的山丹炒拨拉。

5月24日,由张掖市委宣传部、张掖市委网信办主办的“祁连山下是我家 彩虹张掖福感地带”主题宣传活动走进张掖山丹,小巷探美食,寻找祁连山下小城的烟火气。

焉支巷子是山丹县首个以文化传承为基础主题的商业街区。步入巷内,仿古牌坊、青石板路、新中式仿古建筑映入眼帘,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古代市集。

然而,与传统的古街不同,焉支巷子更注重现代商业与文化的结合,这里不仅有美食坊、手工作坊、酒吧街,还有定期举办的文艺演出和民俗活动,让游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夜幕降临,焉支巷子摇身变为山丹县最热闹的美食聚集地。五彩斑斓的霓虹灯装点整个街道,各类美食店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浓浓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摊主的吆喝声、食客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炒拨拉,这道看似简单却充满历史底蕴的美食,是山丹县最具特色的地方小吃。相传,在西汉时期,骠骑将军霍去病在焉支山与匈奴鏖战,大败匈奴后下令杀牛宰羊犒赏三军。由于锅灶食材不够,一小兵索性把盾牌翻过来,置于大火之上,将羊肉、羊杂一顿猛炒,随之香味四溢。士兵们一拥而上,折了芨芨草当筷子大快朵颐。后来这种烹饪方式渐渐被当地百姓学会并加以改良,以牛、羊杂为主要食材,放在铁鏊子上炒制,山丹炒拨拉由此而来。

如今,炒拨拉已经成为山丹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焉支巷子,游客可以看到多家炒拨拉店,每家店都有其独特的炒制技艺和风味。店家将切好的羊肝、肺、肚、肠、心等佐以洋葱、青椒下入一个铸铁鏊子里,再加上几勺盐和辣椒面,开始用猛火爆炒。火星四溅,一顿拨拉之后,待到七分熟左右再放入提前准备好的白饼块一起翻炒即可。不一会儿,一锅美味可口、热热乎乎的炒拨拉就制作完成了。

炒拨拉的魅力,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美味口感,更在于那种边炒边吃的烟火气。在焉支巷子的炒拨拉店里,食客们围坐在铁鏊子旁,看着店家熟练地翻炒着食材,闻着那诱人的香味,忍不住垂涎欲滴。待到炒拨拉上桌,大家纷纷拿起筷子,边炒边吃,享受着那份独特的乐趣。

炒拨拉的味道麻辣适度、肥而不腻,烟熏火燎间透着一股子热烈与温厚。配以适量的咸辣口感,让人回味无穷。在寒冷的冬日里,来一份炒拨拉,再呷上几口山丹米酒,那滋味别提多美了。而在夏日的夜晚,与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边吃炒拨拉边聊天,更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如今,焉支巷子已经成为山丹县乃至张掖市的一张新名片。而炒拨拉这道美食,也随着焉支巷子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未来,焉支巷子与炒拨拉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同守护祁连山下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