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开学季 从“新”出发时
编者按
暑去金秋至,又迎新学年。国家出台免费学前教育新政,我市又有一批新校园投用、新学生入学、新老师上岗……今日推出“金秋开学季 从‘新’出发时”策划报道,从新政策落地、新校园投用、新设施体验、新师生体会等角度,带你感受国家政策新变化、教育发展新成效。
新政策
市实验幼儿园(兰台东区):用“新”呵护暖人心

喜迎新学期
昨日不到7点40分,位于伊滨区兰台嘉苑小区的市实验幼儿园(兰台东区)门口已经热闹起来。老师们早早在此等候,幼儿们有序参加入园活动,家长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个开学季,因为近期免保育教育费的国家新政而显得不同。
“非常开心,一年能减少几千元的开支。”兰台嘉苑东组团“80后”宝妈常红娜为这一政策点赞。
“我们一周前已经完成大班幼儿的学籍信息核查录入等工作,确保政策惠及每名符合条件的儿童。”该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免保教费政策除了直接利好幼儿家长,对园所发展也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政策的实施表明学前教育投入机制的进一步健全,这大大提升了教师积极性,也为园所建立托幼一体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
背景: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从今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幼儿园大班所有适龄儿童的保育教育费,公办幼儿园原来收多少免多少,民办幼儿园参照同类型公办幼儿园相应减免。(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蒋颖颖 文/图)
新学生
洛阳外国语学校新生姜林彤:“新”之所向起航程
昨日,在洛阳外国语学校新校区,1000名新生怀揣梦想开启新的学习生涯。记者跟随高一新生姜林彤,记录下他开学第一天的真实体验。
中午时分,姜林彤和同学们一起走进食堂,宽敞明亮的就餐环境、丰富多样的菜品选择让他眼前一亮。饭后,姜林彤回到宿舍休息。一推开宿舍门,空调的凉风迎面而来,衣柜、独立卫生间和淋浴设施一应俱全。
最让姜林彤期待的,是上午班主任介绍的“选科走班”管理模式。“几个月之后,我们就要开始选课程了。”他语气中透着兴奋,“这种模式让我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程。”自2022年起,洛阳外国语学校积极推行“选科走班”管理模式,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与发展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和班级学习。
新环境、新模式,对姜林彤和同学们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新起点。每一个学生都将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潜能,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
背景:近年来,我市以新建洛阳外国语学校、洛阳师范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等一批现代化高中为重点,持续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以高质量建设赋能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吕百营 通讯员 孙楠)
新校园
市中职学校:焕“新”升级促均衡

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周山校区课堂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旭光 摄
“住宿条件好、运动场地大,感觉校园‘颜值’特别高。”昨日上午,在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周山校区,正在军训的2024级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朱睿涵自豪地说。
在市中职学校周山校区,整饬一新的校园绿化与教学楼、宿舍楼、运动场巧妙融合;现代化专业教室配备可调节桌椅、护眼灯、智慧黑板;学生宿舍按6到8人间设置,每个宿舍有阳台、洗手台、卫生间,每层宿舍楼设有直饮水机、洗浴间。
“之前,学校专业分散、走读学生多,管理很不便。”市中职学校校长董保卫深有感触地说。市中职学校由多所学校合并组建,最小的瀍河校区占地不到7亩,很多专业的实训课都无法开展。
2022年,我市统筹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对河南科技大学周山校区进行改造提升,交由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办学使用,着力破解职业教育资源紧缺和“弱小散”问题。市中职学校对周山校区教学楼、宿舍楼、实训大楼等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运动场、地下停车场,于今年秋季开学前投用。
董保卫表示,学校将抢抓搬入周山校区的发展机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职教产教融合,畅通学生成才渠道,展现新校园新气象,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背景:洛阳市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在校生超5000名,今年秋季新招生2200余名,开设导游服务、中餐烹饪、计算机、电子商务、宠物养护与经营、机电技术等22个专业。(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旭光)
新食堂
科大附中:满“新”欢喜好“食”光
“我们准备了十几种菜品,还有牛肉面、鸡蛋面、炸酱面等各种面食。”昨日上午,河南科技大学附属高级中学餐厅的厨师武世文正在为学生准备午餐。
卤鸡腿5元,鸡腿140克;牛肉饼5元,饼坯90克、牛肉馅40克……餐厅门口张榜公布每日食谱,售卖窗口公示售卖价格、主辅料克数,还特别标注“免费加米续面”。
“目前,餐厅能满足全校3000余名学生同时就餐。”科大附中副校长包聚广说。
去年以来,科大附中改造升级校园餐厅、学生公寓等。餐厅增加9个操作间、25个售卖窗口、近千个就餐位;6栋学生公寓新添置了床、柜子,每层楼设有1个独立浴室,安装7个淋浴头,还更新了淋浴系统,可全天候供应热水。今年1月,科大附中新建教学楼投入使用,1000余名高三学生也全部搬回主校区就读,实现了三个年级在一个校区统一管理。
包聚广说,下一步,学校将对校园绿化、道路进行再提升,更新一批实验室装备,同时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省级一级学科中心,争创高品质学校新标杆。
背景: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洛一高、科大附中、理工附中、洛四高、洛六高等未迁建高中改造提升,改善学生宿舍、就餐环境,破解“运动场地少”“洗澡难”等问题,着力补齐教学、生活、运动和安全等方面短板。(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郭旭光)
新教师
市君河湾小学新教师李婷:同“新”筑梦向未来

教师生涯第一天
昨日一早,在市君河湾小学二(3)班,新班主任李婷微笑着向孩子们介绍自己。她有序地组织分发课本,耐心与孩子们交流,一举一动显得娴熟而从容。
26岁的李婷今年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通过“县管校聘”,成为该校二(3)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这是她教师生涯的第一天。
从初出校门的大学生,到肩负重任的班主任,转变意味着挑战,但李婷眼中透着坚定与光亮。
她的底气从何而来?来自她此前参加的新教师培训。通过系统学习教育政策与理念,以及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她逐渐对“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有了更深的理解。
“培训的结束,恰是实践的开始。”李婷说,“我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对教育的热爱融入日常的每一个细节——用真心倾听、用耐心陪伴、用细心呵护。”
背景:近年来,我市聚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自我提升意识培养,持续完善专业发展体系,创新开展各类研训活动,持续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吕百营 文/图)
新驿站
伊禾小学:一见倾“新”共育人

洛阳市伊禾小学家长驿站 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蒋颖颖 摄
“幼升小是孩子人生的转折点,需要家长和学校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昨日下午,位于伊滨区的洛阳市伊禾小学家长驿站内,该校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指导师胡丽平与部分新生家长进行家校沟通。
“这个家长驿站建得好,不仅能为家长提供休息场所,还能帮助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等方面知识。”学生家长魏军旗说。
记者发现,该家长驿站设在校门外西侧的一块空闲场地上,家长进出方便,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
驿站内设置有接送等候、家校沟通、文化展示、阅读学习、教育引导等功能区,配有座椅、饮水机、图书等,墙上有家长驿站公约、家校活动、家校沟通二维码等。“我们定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教师或家长代表分享交流。”伊禾小学副校长吉海亮介绍,后续将充分发挥家长驿站作用,搭建好家校沟通的桥梁。
背景:去年以来,我市依托多所学校周边空地建设10余个家长驿站,为家长提供休憩、教育指导等精准服务,实现公共教育服务的延伸和下沉,搭建起家校共育新平台。(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蒋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