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显活力 逐新向未来——探寻新质生产力的“相公答案”

2025-07-23 02:01:00

■“科创新城 文脉相公”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今年以来,沂河新区相公街道锚定“城市副中心”定位,以“干”字当头,以“实”字托底,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领域全面发力,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相公答卷”。为了全方位展现相公街道在产城融合、科创赋能、文化铸魂等方面的生动实践,临沂日报推出“科创新城 文脉相公”系列报道,全面展现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新相公形象。

在临沂客户端讯领航五金的智能生产线上,机械臂精准抓取着零部件;众成现代农业的蛋鸡养殖场里,智能设备实时调控着鸡舍环境;安丰“一带一路”产业园里,大块头的钢材产品正通过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

沂河新区相公街道,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记忆的古镇,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一系列发展机遇,已成为沂河新区工业经济的“强引擎”,在新质生产力的驱动下,完成了从工业重镇到产业强镇的华丽转身。

创新力: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

在临沂领航五金工具厂的展厅里,各类高压水枪、家用水枪等五金产品琳琅满目。“这款高压水枪是今年的爆款,在欧美市场很受欢迎。”企业负责人史佩财拿起一款产品向记者介绍。

作为相公街道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企业,领航五金从最初的电商代销起步,到如今构建起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体系,已成长为江北地区最大的洗车园林五金工具制造商。最新数据显示,其产品在各电商平台年销售额达1.5亿元,年产值突破1.8亿元。

走进领航五金的注塑车间,自动化设备的轰鸣声此起彼伏,新上的60台注塑机不停地吞吐着各类零部件,工人只需在旁边观察机器的运行情况。“1名工人看3台机器,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史佩财介绍说,这两年厂里投资300多万元改造组装车间,并新上了注塑机等智能化设备,自动化程度在江北同行业领先。与此同时,他们注重产研结合,有24款产品获得专利,专利数量位居同行业前列。

创新活力在山东鑫乐护理用品有限公司同样澎湃。在其十万级洁净车间内,全自动湿巾生产线正以每分钟90包的速度高效运转。“我们的湿巾浓缩液由团队自主研发,这是我们能赢得中高端市场的关键。”公司总经理刘益群表示,公司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产品定位全部是中高端水平,拥有国内最先进的湿巾生产流水线13套、洗脸巾设备26台,已形成年产8亿包湿巾、2.6亿包洗脸巾的产能规模。

从领航五金的智能化改造到鑫乐护理的配方创新,在相公街道,创新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来,相公街道实施包含永安钢瓶、鑫乐护理等规上企业在内的工业技改扩建项目40余个,涉及投资额约15亿元。截至今年6月,完成技改投资2.77亿元,同比增长72.2%,预计年新增产值6亿元。

新高地:产业集聚释放“磁吸效应”

产业集聚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前瞻引领。相公街道立足区位优势,在东外环沿线精心布局产业带:钢材物流园、永安钢瓶智能制造基地、塑料制品产业园等项目的梯次推进,构建起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其中,安丰“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创业园的转型升级颇具代表性。这个由临沂市建筑装饰材料市场蜕变而来的现代化园区,通过政府主导的“腾笼换鸟”策略,从中心城区东兴路整体迁建至东外环(格力大道)交通枢纽地带,成功破解了传统市场面临的物流梗阻难题。

据市场总经理郭成兵介绍,新园区自2019年搬迁以来,目前已经吸引了百余家企业和商户集聚发展,业态涵盖钢材仓储物流及深加工等。商户普遍反映,搬迁后交通更为便利,物流效率大大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相公街道依托东外环区位优势展开的高标准规划逐步落地,沿线钢材物流园区集群效应将持续释放——企业间资源共享、业态互补的良性循环加速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活力不断迸发,这一片区正以强劲的“磁吸效应”汇聚源源不断的成长动能。

富百姓:产业振兴反哺乡村共富

山东众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蛋鸡养殖场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养殖业的认知:在这里,看不到传统鸡舍的脏乱,取而代之的是全自动化的智能鸡舍。6万只鸡只需要一个人管理,温度、喂食、清洁全部由电脑控制。这里每天能产出18-19万枚鸡蛋,仅需3个小时就能送达临沂各个县区,并且每一枚都带着“身份证”,让老百姓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但最让乡亲们竖大拇指的,还是企业带来的“真金白银”。众成农业负责人、“95后新农人”郇长达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惠民账:企业每卖出一枚鸡蛋,村里的合作社就能分红1分钱,按年产2000万枚鸡蛋来算,合作社年分红就有20万元。村里将这笔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显著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在众成农业的带动下,村里传统的玉米种植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包销,800亩的收成仅4天就被消化一空,彻底解决了村民的销路之忧。与此同时,村里正积极试种10亩万寿菊,未来计划在全村推广种植,全部回收用于提炼饲料辅料叶黄素,为村民打造又一条稳定的增收渠道。

原本令人头疼的鸡粪处理问题,如今也转变为循环经济的亮点。企业每日无偿提供10吨鸡粪给村合作社,经过发酵工艺可产出5吨有机肥,1吨能卖500元。这样算下来,村里投资建设的发酵罐3年就能回收成本,既没了污染的烦心事,又添了条挣钱的路,村集体经济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群众。企业的蓬勃发展,为相公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鑫乐护理,近200名员工中80%是周边村庄妇女。“离家近,上下班骑电动车,20分钟就到了。”相一村56岁的李大姐在鑫乐护理工作好几年了,工资平均四五千元,高的时候6000多元,在家门口上班,既能顾家又能增收。

从智能化养殖到循环农业,从产业帮扶到就业带动,这些扎根乡村的企业不仅带来了新技术、新模式,更通过“产业兴村、就业富民”的路子,让村民真正产业发展的红利。

优环境:营商沃土激活发展活力

“这里不仅有产业基础,更有让我们安心发展的服务保障。”前两年,因生产规模扩大,原本计划去外地发展的领航五金,最终又把新工厂落户相公街道。史佩财直言,是街道“有求必应、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打动了他。

无独有偶。永安钢瓶的新项目手续办理也正在压茬推进中。“街道为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从用地到手续办理再到政策落实,政府部门主动靠前,对我们的支持很大。”临沂永安钢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威说。

这样的良性循环,背后是相公街道精心打造的产业发展强磁场。近年来,相公街道始终将振兴工业经济放在重要位置,秉持“服务好本地企业就是最大招商”理念,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为了让服务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街道系统培训帮扶干部掌握项目征收、供地、开工等67项手续办理流程,实时跟进项目进展,靶向破解落地瓶颈;创新实行“一项目一专班”机制,组建金园小微创业园等工作专班,由班子成员牵头推进手续办理。目前,金园小微创业园等2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永安钢瓶等16个项目正在进行相关手续办理。

“店小二”式的精准服务,换来了实打实的发展成效:今年1-6月,相公街道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4.3亿元,同比增长7.6%;税收1.09亿元,同比增长135.98%……这一组组亮眼数据,见证着相公街道产业的蓬勃活力。

“我们要让产业发展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相公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开运的话语勾勒出更长远的蓝图,在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相公街道同步推进教育医疗设施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等民生工程,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如今的相公街道,现代工业园区与千年古镇风貌交相辉映,正朝着“产城融合”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璐 纪珍 通讯员 闫贞 李医心

编辑: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