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居民 “八小时外”幸福生活~浑河站东街道开办社区青年夜校

在城市脉络深处,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温馨港湾,如何让这片港湾更加富有活力与文化内涵?浑河站东街道给出了一份精彩答卷——开办社区夜校。街道在试点社区打造多元联动、普惠共享、符合社区实情的夜校办学模式,提供“延时+延伸”服务,“小切口”探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夜校初绽
满足多元需求的知识摇篮
为了精准把握居民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方向,街道通过“线上+线下”广泛收集居民意见,组织社区结合“敲门行动”,与居民进行面对面交流。通过细致入微的调研,发现居民们对于文化艺术、健康养生、职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
围绕居民的现实需要,街道、社区迅速行动,化身“资源整合大师”,与沈阳开放大学、团市委及专业教育机构等进行合作对接,充分挖掘并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成功开办针对有娃年轻家庭的“青少年陪伴夜课堂”,针对青年群体的“沈青夜校”“青年夜课堂”,针对中老年群体的“邻学院夜课堂”等特色夜校,形成了一个丰富多元、层次多样的课程体系。如今,社区夜校的课程体系如同绚丽的调色盘,无论是朝气蓬勃的少年、拼搏奋斗的青年,还是悠然享受生活的长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契合自己的“色彩”。

精彩纷呈
夜校课堂的多彩瞬间
暮色中的首创国际社区,“青少年陪伴夜课堂”与“沈青夜校”,两个品牌的联动,让社区夜校迅速成为青年群体心中的“夜间打卡地”。更暖心的是,社区夜校这位贴心的“生活管家”还在巧妙地平衡着工作、学习与家庭的天平。为了让有娃家庭没有后顾之忧,社区精心调整课程时间,当年轻父母踏入“夜校”,沉浸在提升自我的课堂时,孩子们也能在隔壁的“青少年陪伴夜课堂”,在书法练习中感受汉字之美。曾经困扰家长的“孩子放学后无人照料”难题,在这温馨的安排中悄然化解,家庭共育的新模式,让社区里的每个小家都洋溢着和谐与幸福的气息 。

樾檀山社区“青年夜课堂”让有志青年有机会走进十八般武艺俱全的“少年宫”,为心中的梦想加油充电。了解到社区青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充电的意愿十分强烈,社区通过线上征集课程安排意向,以“菜单式点课”的方式,精准对接辖区青年的需求。书法的笔走龙蛇、乐器的婉转悠扬、摄影的光影艺术、插花的雅致浪漫、绘画的绚丽多彩…… 这些年轻人喜爱的课程,陆续端上“夜课堂”的餐桌,为青年群体提供“白天‘搬砖’奋斗,晚上学艺解压”的社区服务新场景。

晚上7时许,临波路社区依旧灯火通明,“家门口”的美妆课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家住浦江御品的刘女士是夜校课堂的常客。作为一名美妆爱好者,得知社区“夜校”开设美妆课程,她便迫不及待地报名加入。“以前想学化妆,总觉得时间和地点都不方便,现在好了,下班顺路就能来这儿,不仅能学到变美的技巧,还能和邻居们一起分享护肤心得,简直太赞了!”刘女士分享着自己的感受,言语间难掩对夜校课程的喜爱。

成效斐然
夜校带来的社区新貌
社区夜校的开办,带来了一系列显著而积极的变化。居民们通过参加各类课程的学习,知识储备日益丰富,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许多参加书法课程的学员,从最初的握笔生疏到能够熟练地书写出一幅幅优美的书法作品,不仅领略了汉字的独特魅力,更在笔墨间沉淀了内心的浮躁,提升了自身的文化气质。
与此同时,最动人的莫过于邻里关系的变化。过去,居民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但由于各自忙碌,相互之间交流甚少。而夜校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相聚交流的平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居民们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了一起,在课堂上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课后也会一起讨论课程内容、分享生活点滴。
许多居民表示,通过夜校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邻居,现在社区里的人情味更浓了,生活也更加温馨有趣。

未来,浑河站东街道将不断探索创新,以“居民点单、社区接单”的精准服务模式,让夜校课程从“统一配送”变 “私人定制”。
沈报全媒体记者:傅淞岩
通讯员:杨侨依
编辑:杨思雯
校对:于凌涛
责任编辑:肖登军
相关推荐
- “已经瘦了4斤!”网友为减肥兼职步行送外卖,平台:不限制送餐方式
- 广惠城际小金口站B口开通运营 与C口构建过街通道
- 环境美了、腰包鼓了、精气神足了!东莞塘厦镇横塘社区多维发力推进“百千万工程”
- 省去妈妈们的烦恼 襄阳开办353个暑假“爱心托管班”
- 烟火处见幸福 实干中绘新卷——瓜州县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综述
- 老将张帅0-2不敌达尼洛维奇 止步温网女单首轮
- 2025年临沂市“安康杯 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在兰陵县举行
- 云南民族大学“银发守护”志愿团队深入昆明农村 探索失能老人居家照护服务供需适配路径
- 【理通三迤】青年干部:淬炼“三味”底色 锻造硬核担当
- 点亮居民 “八小时外”幸福生活~浑河站东街道开办社区青年夜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