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卤牛肉,如何飘香全国?

2025-08-20 15:40:00

“好香啊!”刚刚走进阆中市张飞牛肉产品专卖店,记者就听到身边传来一阵感叹。

正值下午,店铺里新鲜卤制的酱牛肉已销售过半。走进柜台,一阵浓郁的食物香气扑面而来,深红色裹满香辛料的牛肉块色泽诱人。

这就是四川非遗“老字号”,在清代乾隆年间就远近驰名的阆中特产——“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的名字很有来历。三国时期,蜀将张飞镇守巴西郡时,曾在此地大败魏将张郃,后用上等牛肉加工成熟食犒劳将士。该牛肉香味浓郁,又兼因工艺原因,表面被粘上草木灰——“面黑心红”,状似张飞模样,故被称为“张飞牛肉”并一直流传至今。

“我们的传统工艺已进行多次革新升级。自2003年起,就采用现代技术方法铝膜袋包装、抽真空、物理方式高温灭菌,早已不再是面皮发黑的模样了。”四川张飞牛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飞牛肉”)总经理张婧告诉记者。

近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5亿元,新建、扩建10条生产线,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智能化、透明化的食品工厂。

“技改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吃上放心牛肉。”张婧说。如今的张飞牛肉已建成现代化的智能生产线,在3万平方米的“21世纪工厂”内,各类肉制品先进设备流畅运转;恒温车间内洁净度很高,保鲜车间内空气洁净度能够达到一万级,保证了产品的安全与品质。在高度密闭的智能厨房中,自动化的生产加工过程可同时接受游客的参观。

以科技之力推动产品不断升级,让“老字号”焕发新活力。如今,该公司生产的牛肉制品年产能达1万吨以上,预制菜年产能达10万吨,产品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一块卤牛肉,穿过200多年的风雨,从阆中走进千家万户,让四川“土特产”名扬四海,背后是金融业的一路陪伴与助力。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长期受到金融机构的关注和支持。”张飞牛肉财务负责人邓玲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尤其是在原材料稳供保价和产能持续扩张过程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阆中农商银行等当地金融机构都为企业提供了金融支持。

据了解,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农业银行阆中支行为企业申请降低贷款利率;建设银行阆中支行也主动让利,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近50%。

特色产业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引擎”。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南充市分行立足本地“5+4+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政策引导、产品创新、产业协同等方式,带领辖内金融机构聚焦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全方位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支持。

不仅如此,为推动当地特色产业链集群发展,该分行积极推广涉农产业“金融链长”制,建立“一链一策”精准服务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南充市农业重点产业链的金融供给,全方位牵起金融与产业协同发展红线。

“融资渠道一直比较顺畅,授信额度也能够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邓玲说,尤其近几年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的支持下,企业销售额年均 增长 接近20%,让牛肉制品走向全国市场。

点燃特色产业发展“引擎”,源源不断的金融助力中,企业、特色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共赢。

图片

来源 :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余嘉欣

编辑:刘能静

邮箱:fnweb@126.com